普什模具公司党建带团建携手志愿行
为进一步弘扬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 ”的志愿精神,切实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,3月14日,根据省、市以及两级集团关于爱国卫生运动“周末卫生大扫除”活动的相关要求,普什模具公司党支部组织开展了“周末卫生
吴浩:敬老院有个年轻的“男保姆”
“小吴,我这个包子昨天吃一半放房间的,你看还能吃吗?”“夏天食物容易腐败变质,您千万不要吃坏了肚子。”……日前,记者来到当涂县太白镇长江敬老院时,看到吴浩正笑嘻嘻地跟老人们聊天并叮嘱老人们夏天饮食卫生
姚家伟:当好傩戏传承“守艺人”
在贵池区梅街镇姚街村,有一位名叫姚家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(池州傩戏)代表性传承人。40年来,他致力傩戏保护、传承,不遗余力教授傩戏技艺。近日,姚家伟当选为1月份“池州好人”。钟爱傩戏表演农
王修水:手足情深不离不弃 照顾兄长二十余载
凌晨4点,万籁俱寂。家住马鞍山市博望区博望镇三杨村的王修水已经起床了,他做早饭,收拾屋子,忙里忙外。6点许,哥哥王修宏的房里传出了声响,他敲门走了进去,帮忙穿衣、喂饭、擦洗,和每天早晨一样,他叮嘱哥哥
刘卫萍:不忘初心勇担当 文化战线放光芒
休宁县文化馆馆长刘卫萍几十年如一日,政治上求“正”,业务上求“精”,作风上求“实”,多年来始终奋斗在基层一线,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。日前,刘卫萍获评“安
陈双龙:邻家起火 义无反顾冲进火场
居民为陈双龙中间)送来锦旗。4月7日,一面写着“大火无情人有情 感谢当代活雷锋”的锦旗,被送到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区的安徽职业技术学院。这面锦旗,让学校智能制造学院2022级机器人2222班陈双龙同学英勇
孙学伍:身残不忘助残 他用双手回馈社会
在这个世界上,有一些人,虽然身体残疾,却用自己的双手为社会献出了无尽的爱与希望。蚌埠市的孙学伍就是其中的一位,曾获评“经开区好人”的他,其故事让人动容。作为一个双下肢重度残疾的人,57岁的孙学伍并没有
孙学伍:身残不忘助残 他用双手回馈社会
在这个世界上,有一些人,虽然身体残疾,却用自己的双手为社会献出了无尽的爱与希望。蚌埠市的孙学伍就是其中的一位,曾获评“经开区好人”的他,其故事让人动容。作为一个双下肢重度残疾的人,57岁的孙学伍并没有
王小梅:让留守儿童感受亲人般的温暖
放暑假了,当涂县大陇镇上禾村的“快乐乡村四点半课堂”照常开课,村儿童主任王小梅依然忙碌。不仅要组织开展暑期系列主题活动,还要承担起34名留守儿童“编外老师”的角色。“这道题做错了,来,更正一下。”村里
王军麾:无偿献血300次,他是合肥第一人
“又来献血小板啦?”“对,又来了!”7月23日上午,合肥市民王军麾来到合肥市中心血站献血大厅,工作人员和他打招呼。王军麾说:“我和他们已经是老熟人了!”登记、核查、检查……献血流程对于王军麾来说再熟悉
“合肥好人”凌玲:孝老爱亲好儿媳 真心筑起温馨家
蔡塘村是巢湖市槐林镇海如村的一个自然村。一提起凌玲,村里老少没有不竖大拇指的。邻居们都羡慕老胡家有一个既孝顺又勤快的儿媳妇。她也因此获得第九届安徽省“孝星”、巢湖市第四届“十大孝星”等称号。今年她又被
普什模具公司组织开展第五届“家庭团聚日”活动
为进一步贯彻落实“巅峰行动”,积极传承公司特色文化,模具公司于近日组织开展了第五届“家庭团聚日”活动。普什模具公司领导、家庭代表和各部门员工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活动。 本次活动以“模具有你,共舞
杨梅:以匠心守初心的“梅妈妈”
9月4日,杨梅手把手指导学生制作盘扣。本报记者 程 兆 摄布带在手中翻飞,一折一叠、一拧一绕,经纬纵横间,一个别致的盘扣完成。新学期伊始,蚌埠工业与商贸职业技术学校教室内,一堂盘扣技艺展示课正在进行。
何蓉:向上向善一家人
有人说,家就像树根,永远是树叶的归宿。也有人说,家是幸福的源泉,更是心灵的港湾。在贵池区,就有这样一个家庭:一家三口相亲相爱、向上向善,日子过得幸福甜蜜、其乐融融。这就是“2023年安徽省最美家庭”—
朱报平:退而不休献余热 初心不变助他人
他是一名退休老党员,在文明创建中与志愿结缘;他是一名“手艺人”,发挥一技之长,打造“红先锋”小家电维修站……桑榆虽晚,为霞满天。他就是安民街道孙底社区“爱邻爱家”志愿服务队志愿者、“红先锋”小家电便民
任晓东:全力扶弱助困 弘扬文明新风
任晓东,男,1984年2月出生,濉溪县五沟镇白寺村爱心村民。2005年以来,在外务工的他返回家乡,辛劳创业,爱心助学,扶弱助困,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结对资助贫困学生20余名,彰显了一名新时代好
普什模具公司开展劳模事迹宣讲及青工交流座谈会
为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,激励广大员工对标先进、主动作为,近日,普什模具公司组织新员工20余人开展了劳模宣讲及青工交流座谈会。普什模具公司党支部书记、总经理罗刚出席会议。 会
任启阳:捐献造血干细胞,挽救患病小朋友
7月10日,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造血干细胞采集室,历经3个多小时的采集,32岁的任启阳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199毫升,为一名11岁血液病小朋友带来了生的希望。任启阳家住蚌埠市高新区秦集镇社